5月8日業內消息稱:中石油計劃進口原油供應山東地煉進行代加工。此前經山東地煉多次要求,在國家發改委的極力推動下,中石化剛允諾了一定的代加工量。
有山東地煉人士透露,此次中石油是將其在蘇丹獲得的部分份額油交給它們代加工,山東地煉從中獲得代加工費用,而中石油方面獲得成品油以及其他下游產品供應市場。
“從目前情勢看,國內石油市場說不準哪天就全面開放了。但集團旗下煉廠一次加工能力普遍不高,所占成品油市場份額不大,因此除了加速對現有煉廠擴能改造外,收購現有煉油產能、委托代加工等都是集團必然的策略。”有中石油高層透露:“我們的目標是到2010年擁有1.6億噸煉油能力,占據國內市場的40%。”
代加工
此次獲得蘇丹原油的包括山東京博、山東東明等多家煉油企業。根據這些企業的規模不同,獲得的煉油量各有不同,有的能獲得10萬噸/月以上的原油。
這次的合作模式是代加工,即中石油以一定價格給予合作方一定量的原油,合作方加工后再由中石油以事先商定好的價格全部回收。山東地煉從中得到代加工費用,而中石油獲得成品油以及其他下游產品供應市場。
不過,山東地煉加工蘇丹原油將面臨降酸成本以及設備腐蝕等風險。
“但這次價格十分誘人,只有4600元/噸左右,而中石油的成品油收購價格卻高于中石化的7000元/噸。”上述山東地煉人士說,“我們可以獲得100元至300元/噸的純利。在這樣的市道(指原油成品油價格倒掛)下,機會很難得。”
此前中石化提供的原油價格多在5400元/噸附近,與中石油的價差達700-800元/噸,而山東地煉平時使用的原料——俄羅斯燃料油目前的到岸價更達5600元/噸。
山東是國內地煉集中省份,由于數量眾多,此次獲得代加工量的山東地煉有限,更多中小地煉企業仍靠燃料油維持生產。
上述中石油高層透露,回購后的成品油未來將主要投放長三角各省份。目前中石油通過收購、新建與加盟等多種模式在江浙滬三地擁有一定數量的加油網點,這批代加工資源將為中石油更好的蠶食市場奠定基礎。
此前在這一地區的中石油加油站的油源多來自大連石化、錦州石化等煉油廠生產,海運至長三角,為其市場運營帶來不便。
然而上述中石油高層表示,這種模式還是個案操作。
中石油煉化提速
2005年前后,中石油即開始對旗下煉廠進行大規模的擴能改造。大連石化、大慶石化、蘭州石化、獨山子石化和撫順石化五家煉化企業首當其沖,僅今年,對大連石化擴能改造項目的投資即達107億元。中石油還新建了四川大煉油和欽州大煉油項目。
而中石油副總裁沈殿成在“五一”后又宣稱:到2010年中石油將建成6個千萬噸煉油基地,年煉油能力超過1.6億噸,占全國總能力的40%,計劃到2020年建成18個千萬噸煉油基地,煉油能力達到近3億噸/年,占全國的45%,其中含硫原油加工能力1.5億噸。
但業內專家指出:“成品油消費旺盛的市場多集中在長城以南,這是中石化的傳統領地,即便中石油新增產能投產,在資源上它也難以在長三角、珠三角與中石化匹敵。因此2006年中石油不惜血本與中石化爭奪廣西欽州煉油廠的建設權,并積極與日本、臺灣和韓國煉油企業謀求合作,以圖能夠縮短煉油廠與消費市場間的距離。”
5月7日中石油與新日本石油公司(ENEOS)達成一項合作協議,中石油將主要負責原油采購與精煉產品銷售,而新日本石油將主要負責大阪煉油廠的運營,大阪煉油廠的煉化能力將為11.5萬桶/天。
“日本煉油產能已經過剩,又距我國江浙滬等成品油消費旺盛的市場距離很近,雙方的合作可以最短時間彌補集團煉油產能不足的弱點。”上述中石油高層說,“利用海外煉油產能加工,再將成品油運回國內,我們與很多境外企業的這種合作模式已經持續了很久。”
據悉,新日本石油公司早在5年前就已開始與中石油進行正式合作。從2004年起,新日本石油就與中石油簽訂了石油委托精煉合同,向中國出口石油制品,煉油規模也由當時的2萬桶/天增加到現在的7萬桶/天。
根據中石油的規劃。未來不論新建產能、委托代加工,還是海外合作,中石油都將秉承靠近油源、交通便利等原則選擇,凡不符合這些原則的煉油企業,都將向精細化工等石化產業鏈下游領域發展,而不再擴大煉油產能。
對此,上述業內專家認為,中石油的這一思路主要目標就是積極搶占國內沿海成品油市場。“自2003年以來,國內成品油市場,尤其是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三個消費旺盛地區的成品油供應一直十分緊張,中石油期望能利用管道、海運等方式扭轉其在這些地區資源供給不利的局面。”
全國服務熱線
13770205570 0515-86319138